设为首页 简体 | 繁体 注册 | 登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 >

文脉润泽青春 实践团深挖"根魂”力量赋能传承

时间:2025-08-11 11:06来源:

(作者:唐思涵)为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践行“文脉庚续”传承发展实践,东北石油大学红色文脉传承团近日赴黎明镇红色教育基地与大庆石油第一口井遗址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以实地探访、技术赋能等形式,探寻革命精神密码,激活红色文化时代价值。

追寻“根脉”印记,黎明镇感悟初心力量

在黎明镇红色展馆,讲解员以“总书记视察路线”“长富精神”等五大板块为脉络,通过泛黄历史实物、珍贵的影像资料与沉浸式场景还原,全景式铺展长富村在党的领导下从“一穷二白”到产业兴旺的奋斗历程。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我们全体人员沿着党建长廊重走总书记视察之路,在斑驳的老农具、泛黄的会议记录、震撼的发展对比图前驻足凝视,长富村的蜕变恰似一部鲜活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教科书。我们在实景研学中深刻体会“党建红”引领“发展红”的实践伟力,为投身振兴伟业汲取了强劲的精神动能。

image.png

赓续“魂脉”力量,大庆井畔聆听时代强音

在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实践团面对“铁人王进喜跳入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水泥”的巨幅照片驻足良久。讲解员详述石油大会战中“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誓言,系统展示了中国石油工业从“贫油国”标签到能源巨擘的奋斗历程。站在新中国第一口出油井前,团队成员张同学感慨:“轰鸣的抽油机声里,我听见了老一辈石油人‘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心跳。这份精神‘根脉’,正是我们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动力源泉。”

image.png

技术赋能传承,创新红色基因时代表达

实践中,团队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创新传播形式。在黎明镇,他们协助基地完善红色资源数字化库,利用AI人进行讲解;在大庆,开发AR小程序,用户扫码即可“穿越”至不同建设阶段。团队指导教师董老师介绍:“技术不是噱头,而是让红色文化从‘陈列馆’走向‘指尖屏’的桥梁,我们要让年轻人在互动中触摸历史温度。”

本次实践是学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生动缩影。通过双基地联动、技术赋能,团队成员不仅深化了对“魂脉”与“根脉”辩证关系的认知,更坚定了以专业所长参与文化传承的信心。据悉,团队正整理实践成果,将联合校内实验室开发“红色文脉虚拟漫游”课程,持续推动革命精神在青年群体中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image.png


(责任编辑:)
------分隔线----------------------------

人民在线新媒体| 人民在线杂志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人民在线新媒体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人民在线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4号楼(国务院国资委商业机关办公大楼) 香港湾仔骆克道315-321号骆基中心23楼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36689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50202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