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我院“青衿计划·普语兴乡”调研实践团前往洛阳市栾川县石庙镇,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以推广普通话为核心纽带,通过政企对接、入户调研等形式,探索赋能乡村发展的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实践团抵达活动现场后,首先与镇政府负责人深入座谈,不仅了解了村庄的历史沿革与产业发展现状,更重点围绕“普通话推广如何助力当地特色产业对外宣传、传统民俗文化标准化传承、村民运用智能设备参与数字治理”等方面展开了交流与讨论,初步形成了针对性的调研方向。随后,团队分为两支小队,沿山间小道走访入户,在与村民的亲切互动中,一边耐心记录不同年龄段村民的普通话使用习惯、学习需求及实际困境,一边结合当地实际场景演示普通话在电商直播、民宿经营、政策理解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调研过程中,实践团的行动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和热情回应:包饺子的阿姨主动询问“如何用普通话说好咱栾川故事”、“光荣之家”的爷爷奶奶认真倾听队员讲解普通话与政策理解的关系、还有村民主动分享自家孩子在学校学习普通话后,帮助家里通过手机查询农产品市场信息的经历。这些鲜活的案例让团队更清晰地看到,推广普通话能切实打通乡村与外界连接的“语言桥梁”,为产业发展、文化传播和数字治理提供基础支撑。最后一天,团队召开总结会,成员们分享见闻与感悟,梳理实践收获。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入了解了栾川县石庙镇的乡村现状,真切感受到当地村民的淳朴与热情,更深刻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实践团表示,将带着这份温暖与责任继续前行,努力用所学知识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
(朱滢 司若涵/文 董恩慈 吕奕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