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湾区·育见未来” 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教育科技联盟筹备会暨人工智能训练师(高级)技能培训班在深开班
2025年7月5日,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科技领域迎来一场聚焦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活动——“智汇湾区·育见未来”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教育科技联盟筹备会暨人工智能训练师(高级)技能培训班开班仪式,在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诚字厅正式启动。来自粤港澳及国际的多方教育科技力量齐聚,共商区域协同创新大计,同步开启高技能人才培养新篇。
上午9时,活动以签到入场拉开帷幕。参会人员涵盖联盟发起单位代表、行业专家、企业高管及参训学员等百余人,现场交流氛围热烈。9:10,开班仪式正式开始,主持人致欢迎辞后,逐一介绍了到场的重要嘉宾,包括联盟发起单位代表、教育科技领域资深从业者等,为活动奠定了专业务实的基调。9:20至9:50的联盟筹备说明环节是上午焦点。联盟秘书长严立超研究员围绕“共建、共享、共赢”的核心目标,详细阐述了联盟的三大规划方向:一是搭建湾区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专业服务平台,为各级政府部门、产业园区、行业协会、企业单位、教育机构等提供高质量的人工智能专业培训服务;二是推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的人才培养标准制定;三是探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科技合作的新模式,积极推动内地与港澳地区在专业资质互认、人才交流培养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促进区域间人工智能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协同发展。
随后,各发起单位代表围绕“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助力联盟发展”展开交流,从课程共建、师资共享到跨境项目落地提出多项建设性建议。
“虽然目前我们国内AI的主流应用还没出来,但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包括G端(政府)、B端(企业),C端(个人)其实都在开拓应用,人才需求都非常大,后续我将努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中小企业都参与到联盟的跨区域人才培养与流动中来。”
——中国跨境电商服务中心 理事长 江红辉
协会将重点关注国际和国内人才的培训和就业,通过与国内年轻人的合作,通过网上处理工作流程,提升他们的国际视野,以实现人工智能的应用提升。协会希望通过投资和合作,将更多的力量投入到人工智能领域,并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有所进益。
—— 一带一路区块链协会
大湾区大数据人工智能协会 会长 黄健民
面对人工智能浪潮,协会深感迫切。我们推动的“人工智能训练师”培训不仅是课程,更是赋能产业的战略工具。企业智能化需先解决内部认知卡点,达成共识,让AI真正结合业务创造价值。期待与各方合作,共同探索,推动技术产品国际化发展。
——深圳市软件行业协会 秘书长 郑飞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产业园区的员工除了本职工作外,不要因为自我设限而放弃学习新知识,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掌握新技能,以适应时代的变化,有专家的陪伴和资源的支持,他们的未来将无限可期。
——新中泰集团 总经理 邓翠英
“目前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也成为了重中之重,去年年底,教育部明确要求加强中小学生人工智能教育,但现在各学校的人工智能教学仍缺乏大量具有资质认证的人工智能老师,人工智能训练师未来可期!”
——新时代综合实践教育基地 校长 刘洪杰
短暂茶歇后,活动转入人工智能训练师(高级)技能培训。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紧缺的高技能人才,人工智能训练师在算法优化、数据标注、模型调优等领域扮演关键角色。本次培训特邀行业顶尖专家授课,内容涵盖大模型应用实战、多模态数据处理、AI伦理与合规等前沿课题,注重理论与实操结合,助力学员快速掌握核心技术能力。主办方表示,此次培训不仅是技能提升,更旨在为湾区企业输送“懂技术、会应用、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支撑区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悉,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教育科技联盟(筹)由中国跨境电商服务中心、澳门人工智能应用协会、新加坡人工智能应用教培中心、马来西亚传灯文化教育协会、深圳市软件行业协会、大湾区大数据人工智能协会、一带一路区块链协会、东莞人工智能学会、深圳市教育信息化行业协会、新中泰集团、北京数字智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中科同创伟业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悦启数字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深圳市育捷职业培训学校、深奥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新时代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深圳市易道康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一带一路经济技术合作协会18家跨地域、跨领域的机构率先联合发起,涵盖教育、科技、产业等多元主体。联盟成立后,将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产业升级,通过资源整合、标准共建、人才培养三大抓手,推动湾区教育科技生态协同发展,助力“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
本次活动以“筹备会+培训班”的创新形式,既为联盟落地凝聚共识,又为产业需求精准赋能,成为湾区教育科技领域“产教融合”的又一典范。未来,随着联盟各项工作的推进,有望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教育科技高地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