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26 日 14:20-15:00,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2025 中国国际涂料展(CHINACOAT)M25 会议室座无虚席。国内变色颜料领军企业广州盛色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博士受邀开展技术讲座,系统解读盛色颜料在物理性质、变色性能、耐候性能、环保安全四大维度的核心评测标准,以全链条标准化体系构建行业质量新标杆,引发参会企业与专家的高度关注。
“在此之前,国内变色颜料行业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牵头制定过系统标准,物理性质、变色性能等指标全靠企业自定,导致市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李博士在提前披露的讲座内容中直指行业痛点。据中国涂料工业协会数据,此前国内变色颜料产品色差波动超 30%、耐候寿命差距达 5 倍,下游企业选型周期长达 15 天,严重制约产业升级。
“标准的生命力在于落地,而这必须以全产业链自主能力为基础。”记者了解到,盛色科技是国内独家实现 “核心原料合成 - 配方研发 - 成品生产” 全流程可控的企业,李博士以 “标准筑基・创新赋能” 为主题,结合盛色科技全自主研发生产线的实践经验,重点解读了性能优化策略。在物理性质检测方面,其体系覆盖粒径分布、分散性、耐压值、热稳定性等关键指标: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监控粒径D90范围3-7微米,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 CIELAB 色值,确保 △E ≤3 的色彩一致性,解决了行业批次色差难题。
针对变色性能的核心评测体系成为讲座焦点。李博士介绍,盛色温变颜料以 ±1℃的响应温度误差(较行业标准提升 40%)为核心指标,采用高精度恒温箱模拟应用场景;光变颜料则重点考核 “响应 - 复原” 循环稳定性,经目视法测评级别5,测试无性能衰减,远超普通产品变色衰减的行业均值。这套评测方法已嵌入博洛科色卡第二版本的动态标准体系,为多行业应用提供量化依据。
耐候性能评测的全场景覆盖能力引发热烈讨论。李博士现场展示了盛色科技的多维度测试方案:①选用功率300W的太阳灯泡,UV波长为280nm~400nm,UV强度为25±0.4W/m2,测试温度50±2℃;②选用15W紫外灯管2支,UV波长为280nm~400nm;③QUV紫外加速老化试验机。以3C电子行业为例,盛色颜料在手机背板的应用量产中,可以达到QUV测试96小时,氙灯测试36-48小时候的耐候性能,相当于手机正常使用3-4年,仍能保持变色正常使用的水平,于此“我们建立了涂料、纺织、3C 电子等细分领域的专项耐候标准,实现‘一场景一指标’的精准适配。” 李博士强调。
环保安全标准的严苛性彰显企业责任。讲座披露,盛色颜料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IC/GC-MS)等进行成分筛查,重金属含量零检出,符合欧盟环保标准及 ROHS 指令要求。针对儿童用品等特殊场景,额外通过 EN71 玩具安全认证检测,确保产品无毒无害。这套环保评测体系已转化为企业标准,成为国家变色颜料安全标准的重要参考蓝本。
本次技术讲座中同步发布的博洛科动态标准色卡(第二版本),更是行业里程碑式成果 —— 作为国内首创、全球首发的温变与光变一体化色卡,其定位直指 “变色颜料领域的潘通色卡”,填补了全球动态色彩标准化工具的空白。
相较于专注静态色彩的潘通色卡,博洛科色卡实现三大突破:一是首次覆盖 100 色温变体系与 90 色光变体系,将动态色彩纳入标准化范畴;二是首创 “标准指标 - 视觉色卡 - 应用场景” 对应机制,如色卡标注的 “色差控制标准”,直接符合行业通用色差评价标准;三是采用国际通用色值标注体系,可与潘通色卡实现数据互通,方便企业跨领域色彩匹配。
目前,这款色卡已被华为、realme、晨光文具等 20 余家头部企业纳入采购标准。以智能穿戴领域为例,华为儿童变色手表采用色卡中的光变体系,遇到阳光金属表盘变成金色,兼顾趣味与辨识度;创意 IP 领域,某动漫周边采用色卡中的温变体系,触摸即可显现隐藏图案,产品复购率提升 37%。
讲座尾声,“标准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与实践,我们将持续以技术突破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全球功能性颜料产业升级浪潮中,盛色科技正以标准化创新书写 “中国智造” 新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