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中国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产品国际竞争力及用户满意度,近日,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面向东盟市场发布了专门团体标准——T/CPQS M0007—2025《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外观质量要求》。值得注意的是,该文件的起草名单汇集了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诸多知名企业,其中,爱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行业头部品牌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以多年来丰富的行业实践提供了详实可靠的编制思路与核心技术指标的提升依据。
时下,作为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市场之一,东盟国家已成为中国企业实施海外发展战略的核心区域,并凭借“技术+成本+生态”的全方位优势实现了形成全方位突围。但由于东盟地区独特的高温、高湿、高辐照气候及复杂的路况,在外观涂层、电镀层及塑料件的耐久性等方面,对中国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产品的构成了极大考验。同时,当地消费者对产品外观的时尚性也有着特定的偏好。
因此,构建一套既源于中国成熟标准,又精准契合东盟市场特殊需求的团体标准,是保障中国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走出去并能站得稳的关键举措。而作为我国电动两轮车产业领军企业与“出海先锋”,多年来,爱玛科技的“出海”模式就并不是简单地把国内模式搬到海外,而是一直积极布局本土化,深入研究当地的法律法规、使用习惯,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出海产品的技术、安全保障水平。目前,爱玛科技在东南亚核心市场(印尼、越南)已投产生产基地,针对当地市场完成车型认证并实现量产交付。
因此,爱玛科技针对东盟市场的特殊需求有着深入地了解与系统性的解决办法。T/CPQS M0007—2025《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外观质量要求》的提升点主要针对东盟市场的两大特点,即气候适应性与使用场景适应性,重点强化了材料的耐候性与耐腐蚀性,以及要求涂层具有更好的抗石击、耐磨和耐刮擦性能。
不仅如此,相较于纯粹的国内标准,本标准在外观质量的关键指标上进行了有针对性地“拔高”和创新。如要求关键外观件在经过800小时以上的加速老化后,失光率、色差变化及粉化等级必须优于国内常规要求;对漆膜的“划格试验”附着力等级要求更为严格,并可能增加诸如“耐碎石冲击”等测试项目;引导企业在色彩饱和度、光泽质感、图案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使其更符合东盟消费者对“时尚”和“个性化”的审美需求等等。
在T/CPQS M0007—2025《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外观质量要求》编制起草过程中,爱玛科技充分借鉴了我国在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及自行车领域已颁布的国家标准(GB/T)和行业标准(QC/T、QB/T),同时积极采用与ISO标准等同或修改采用的中国国家标准,不仅提升了标准的国际通用性与权威性,也为未来与东盟各国标准体系的对接与互认奠定了基础,有效降低了技术性贸易壁垒。
将国内成熟的产业经验与目标市场的特定需求深度融合,制定高于通用标准的团体标准,是破除贸易壁垒、赢得市场竞争的有效路径。通过对爱玛科技集团牵头编制的《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外观质量要求》东盟团体标准的分析表明,该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填补了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在面向特定海外市场时外观质量技术要求的空白,为中国电动车企业进入东盟市场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南和准入门槛,这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时,已具备前瞻性的标准战略,增强了我国在全球化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将有助于实现从“产品出口”到“技术出口”再到“标准出口”的跨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