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当大多数校园毕业照拍摄还停留在简单拍照留念的阶段,转角网悄然诞生。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专注于毕业纪念的小团队,会在未来十五年里,从一间小小的工作室成长为引领中国校园影像文化的标杆企业。
转角网 2011年创业初期
第一章:毕业季的初心(2011-2018)
2011年的夏天,转角网的创始团队在校园里忙碌着。他们不是在拍摄普通的毕业照,而是在用心记录每一个即将离校学子的青春故事。"那时候,我们发现很多毕业生拿到手的照片都很相似,缺乏个性和温度。"创始人杨尧回忆道,"我们想做的,是真正能铭刻师生情谊的毕业纪念。"
转角网创始人杨尧在拍摄现场
2011年,转角网首创有故事的毕业纪念册
正是这个朴素的初心,让转角网在毕业纪念册定制领域迅速崭露头角。团队深入校园,与师生深入交流,了解每个人的故事。他们创新的"时光隧道"设计,将学生的三年高中生活用照片和文字串联起来;他们开创的"师生合影"新模式,让每张照片都承载着特殊的情感。到2018年,转角网已经为超过1000所学校提供毕业纪念服务,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毕业照第一品牌。
2018年,转角网首创个性化照片定制封面典藏款毕业纪念册
记得有一年,我们四川的山区学校拍摄毕业照。那里条件艰苦,但师生情谊特别深厚。"团队成员小王回忆,"当我们把精心制作的毕业纪念册送到孩子们手中时,很多老师都感动得流泪了。那一刻,我们深深感受到这份工作的意义。"
第二章:转型与突破(2018-2020)
2018年,是转角网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随着教育理念的升级,学校对影像服务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毕业季。"我们意识到,校园影像应该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而不仅仅是毕业时刻。"创始人杨尧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如是说。
这个认识推动了转角网的第一次重大转型。团队开始深入研究校园影像的各个维度:开学典礼的朝气蓬勃、运动会的青春飞扬、课堂上的求知若渴、实验室里的探索创新......他们开发出"全场景校园影像解决方案",从策划、拍摄到后期制作,为学校提供全方位服务。
转角创始人唐缘向长沙市委宣传部刘艳军副部长介绍公司产品
记得我们为深圳某重点中学拍摄'院士进校园'活动时,特意采用了多机位跟拍。"项目负责人介绍,"不仅要记录院士的精彩演讲,更要捕捉学生们眼中闪烁的好奇与向往。这些细节,往往最能体现校园文化的精髓。"
第三章:引领行业发展(2020-2025)
2020年后,转角网已经成长为校园影像领域的领军企业。但团队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而是开始思考:如何通过影像真正提升校园文化的影响力?
他们率先提出"校园影像即教育数字资产"的理念,帮助学校建立系统的影像档案;开发学校文化设计和文创体系;甚至将AR技术引入校园文化墙的创新设计,让校园的每一面墙都能"说话"。这些创新不仅解决了学校的实际需求,更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最让我们自豪的是为深圳某高中打造的'学校VI形象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升级'。"项目总监回忆,"客户要求很高,但通过我们的创意和技术,孩子们能够对学校更向往,老师更有归属感,社会对学校更理解,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深圳市格致中学图书馆文化建设工程
2020-2025年,转角网持续原创开发毕业纪念册,引领行业风潮
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迎新生书展活动设计策划
第四章:十五年,初心不改
从2011年到2025年,转角网走过了不平凡的十五年。从专注毕业纪念到引领校园影像文化,变的是服务范围和技术手段,不变的是对教育的热忱和对品质的坚持。
转角网创始团队:王刚、杨尧、唐缘参加2024年中国人像摄影学会40周年发展大会
我们始终相信,好的校园影像不仅能记录当下,更能启迪未来。"创始人杨尧说,"每一个校园故事都值得被用心讲述,每一份校园情感都值得被精心珍藏。"
如今,转角网的影像服务覆盖全国3000多所学校,记录了数百万师生的校园时光。但团队知道,真正的成功不在于服务了多少客户,而在于是否真正通过影像传递了教育的温度,彰显了校园文化的魅力。
站在新的起点上,转角网将继续以镜头为笔,以光影为墨,在校园的每一个转角,书写更多关于成长、关于教育、关于美好的故事。因为在这里,每一个转角,都可能遇见更好的未来。
2025年3月3日,转角网集团高管誓师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