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红色文化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重庆移通学院“红浪”党史学习教育团于2025年暑假期间,携手綦江交巡警支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讲座,并根据发展目标,计划将经验延伸至江津区,以跨区域联动形式构建安全知识传播网络。
綦江首站:红色精神引领安全实践
7月1日,“红浪”团队在綦江区永城镇综合文化站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团队以“党史中的安全担当”为切入点,将革命时期的纪律意识与现代交通安全规范相结合,通过“红色故事+安全案例”的创新形式,向当地居民重点讲解“佩戴安全头盔”“拒绝乘坐货三轮”“拒绝超员”“警惕大货车盲区”四大核心内容。
图一 交警跟民众宣讲
活动现场精心设置安全带佩戴与交通手势互动环节。在安全带体验环节,民警现场展示安全带的正确佩戴方式,借助此次展示,通过对比直观演示未系安全带时的惯性危害,不少村民体验后纷纷表示对安全带的防护作用有了更深刻认知;交通手势互动环节中,参与群众以个人为单位,积极参与问答,现场气氛热烈。活动期间,村民们全程专注聆听讲解,认真参与各环节互动,对展示的交通安全案例及实操演示表现出浓厚兴趣,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图二 现场互动环节
江津联动:跨区延伸安全“防护网”
结合綦江站实践经验,团队将于7月5日赴江津区开展第二场安全讲座,与当地交通部门形成跨区域宣传联动。此次活动聚焦"区域交通特点差异化宣传",针对江津城乡结合部道路特征,重点围绕农村道路安全、货运车辆通行规范等内容展开定制化宣讲,并创新设计"红浪安全知识卡"向居民发放。该卡片以党史小故事与交通安全口诀为双向载体,旨在通过红色文化浸润与安全知识普及的有机结合,实现"红色教育+安全提醒"的双效传播目标,进一步扩大交通安全宣传的覆盖面与渗透力。
以学促行:让红色基因融入社会服务
“三下乡”活动期间,“红浪”团队始终秉持“学党史、办实事”导向,将交通安全宣传作为推动红色文化落地的重要实践载体。团队通过整合红色文化资源与交通安全知识,以党史中的纪律意识强化现代安全理念传播,着力提升基层群众的交通安全素养。后续江津站活动将拓展线上直播渠道,构建“实地宣讲+线上传播”的立体宣传模式,进一步扩大红色文化赋能社会服务的辐射范围,推动交通安全知识在更广泛群体中形成认知共识。
图三 活动合照
“交通安全是民生底线,红色文化是精神高线,两者结合才能让安全意识真正入脑入心。”“红浪”党史学习教育团指导老师李璐表示,此次跨区联动不仅是一次实践创新,更是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的生动尝试,未来“红浪”将继续探索红色文化与公共议题的融合路径,激发青年力量在基层实践中的活力。
图:赵江渝 胡阳
文:蒋丹逸 屈涵 赵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