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简体 | 繁体 注册 | 登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 >

《这个三姐有点牛》创意研讨会在南宁举行 粤桂合作短剧助力广西文旅海外传播

时间:2025-08-18 14:29来源:

如何续写刘三姐传奇,探索刘三姐IP研发创新,助力广西文旅海外传播?8月16日,“短剧助力广西文旅海外传播暨《这个三姐有点牛》创意研讨会”在广西民族大学隆重举行,来自政府、高校、企业及媒体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就上述议题各抒己见,现场气氛热烈。

(研讨会现场)

本次活动为了贯彻执行广西自治区党委外宣工作座谈会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广西故事,既要注重“官方叙事”、也要善于“民间叙事”,既要讲我们想讲的、也要讲对方想听的,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探索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的新模式。“以剧为媒,共绘文旅新篇”,探讨微短剧与广西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助力广西文化“走出去”。此次活动由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网络广播电视台、广西民族大学南宁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文艺研创中心、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诗歌研究专业委员会及广西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会、广东有为时代文化传媒联合举办。

(与会人员合影)

广西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韦雪芳在研讨会指出,广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传播形式,将为广西文旅资源的海外传播提供新的路径和动力。 广东网络广播电视台方誌辉副总编表示,两广合作将为微短剧的创作与传播注入强大动力,共同讲好中国故事,为文化交流与传播贡献力量。

(陆晓芹教授发言)

短剧《这个三姐有点牛》总导演萧萧就创作构想作了简短发言后,莅临现场的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广西歌仙IP的现代价值与叙述转化”、“微短剧与文旅融合的实践与思考”以及“微短剧与文旅海外传播路径与模式”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主任陆晓芹以深厚的学术积淀,梳理了中外关于刘三姐的民间传说,指出其作为杰出歌者,实际上也是民族“三交”的使者,强调对其进行再叙事时,应深入把握其形象特质,以新形式新内涵实现“三姐”的现代重构”。广西艺术学院副教授孙丰蕊博士以“广西歌仙IP的现代价值与叙述转化”为题,深入分析了刘三姐文化的当代意义,并提出通过微短剧实现传统IP的创新表达。

(张跃军教授主持)

研讨会由广西民族大学张跃军教授主持,嘉宾们围绕微短剧的创作、传播与地方文旅融合发展展开热烈讨论。嘉宾们一致认为,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传播形式,不仅非常适合用于挖掘文旅资源、展示地方文化,还能推动广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嘉宾们还就如何加强外语学科的多语种语言服务优势、提升微短剧的海外传播力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总导演萧萧发言)

(龙靖遥博士发言)

该剧总导演萧萧表示,现场聆听诸位领导与专家学者发言后备受启发,对该短剧后续创作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据悉短剧《这个三姐有点牛》讲述乡村歌痴三姐天赋异禀,凭山歌意外走红网络,被誉为“当代刘三姐”。她立志把非遗文化广西山歌唱响国际舞台,历经艰辛后终于梦想成真的追梦故事。该片将由广东网络广播电视台、广东有为时代文化传媒公司与广西民族大学等相关机构发起,粤桂合作共同打造影视精品,以更生动、更国际化的方式,将魅力广西展示给全世界。


(责任编辑:)
------分隔线----------------------------

人民在线新媒体| 人民在线杂志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人民在线新媒体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人民在线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4号楼(国务院国资委商业机关办公大楼) 香港湾仔骆克道315-321号骆基中心23楼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36689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50202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