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简体 | 繁体 注册 | 登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 >

江西万安:联营引领,多元共绘林改新画卷

时间:2025-03-26 17:34来源:


近年来,江西省万安县国有林场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通过五维联动、多方赋能与多元经营策略,实现了国有林场与集体林地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破局联动,五维联动焕活林地生机

该县国有林场突破传统经营理念的束缚,构建“五维联动”机制,以多元合作模式充分激活集体林地资源,为林业发展注入全新活力。场村携手,共绘发展国有林场与各村紧密协作,积极探索租赁、联营等创新模式,有效整合村集体与林农手中闲置或经营不善的山场资源。通过创新搭建“国有林场+集体+林农”及“国有林场+企业+集体”的合作架构,通过租赁、联营双轨并行模式,实现了林业资源的深度整合与高效利用。场户联动,激活林业动能深入基层,与村民小组、农户开展广泛合作,将分散的林地集中经营。从2021年至2023年,已完成场外造林17691.09亩,将“小散弱”的林地资源转化为规模化、高效化的林业资产,让每一片山林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场场联合,汇聚发展合力不仅与集体、农户合作,还与其他林场开展联合,通过股份合作的方式,整合各方资源,共享技术、资金与管理经验。此举提升了林业经营的整体水平,推动了林业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委托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推出委托合作模式,让林农安心将林地委托给林场经营。同时,推进集体林地收储,将碎片化的林地集中起来,统一规划与开发,提高了林地利用效率,为林业发展开辟了新空间。国群联营,共享发展成果针对国群联营公益林山场林农长期无收益的问题,林场积极调整策略,将公益林补偿资金按约定比例与林农分成,并优化林木收益分成方式,增加了林农收入,极大地激发了林农参与联营的积极性。

机制革新,多赋能助推产业升级

该县国有林场通过优化场部组织架构,完善各项机制,提升服务效能,精心打造林业发展支撑平台,构建“三位一体”服务体系,为集体林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双轨并行,强化基层服务林场创新服务理念,组建片区服务队与林事服务中心双轨机构。采取“公司+专业服务队+林业经营班组”模式,成立林事服务中心,凭借国有林场的技术、人才与机械装备优势,为集体林地提供全方位服务,有效解决了林地无人经营、粗放经营的问题。结合7个分场将全县135个行政村划分为四个片区,整合原林业执法大队人员成立片区林业事业发展服务队,设置四个片区服务队,新增2个事业编制,整合编制资源,并面向林学类本科毕业生开启公开招考选聘工作。2024年,成功招录公职人员7人,三支一扶人员5人,为服务队注入了新鲜血液。每个服务队配备5-6名专业人员,切实强化了基层林业服务力量。政事分离,助力工程建设。林场利用自身专业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深化政事分离改革,组建成立万安县五云林业发展有限公司。2024年,林场通过网络公开竞标,承接完成了建设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奖补示范项目29858亩、赣江源区生态综合治理项目31000亩等一批国字号林业重点项目,为万安林业工程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彰显了国有林场在林业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平台搭建,提升科技水平。林场积极筹建竹基研究院等科创平台,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展林业技术研发与创新。林场与国际竹藤中心、国家林草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等5个科研团队,采取“1+5”模式组建江西竹基材料研究院,赋能万安竹产业发展,提高了竹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万安国有林场通过机制创新、技术集成、服务延伸,形成了“研产服”一体化发展格局。

产业融合,多元经营释放生态红利

该县国有林场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充分发挥国有林场专业技术优势,开展多元经营,构建“四轮驱动”产业体系,实现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立体布局,打造产业矩阵。林场发展多样产业,形成“木竹油药”立体产业矩阵。在大径材培育方面,发挥国有林场技术优势,在集体林地上科学规划大径材培育基地,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森林质量,增加林木蓄积量,保障了木材资源的长期稳定供应,实现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在毛竹示范方面,建立多个笋竹两用林及材用林基地,从毛竹种植、管护到加工、销售,打造完整产业链,提高了毛竹附加值,带动了林农增收致富,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在油茶提质方面,建设高产油茶基地,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种植技术,提升了油茶产量与品质,打造了万安油茶品牌,推动了油茶产业成为当地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林下经济方面,利用林下空间,套种岗梅、虎杖、蔓荆子等中药材,建设3个面积达5000亩的中药材基地,同时探索林下养殖、森林旅游等多种业态,充分挖掘林地潜力,为林农开辟了更多增收渠道。创新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在场外经营方面,积极拓展场外经营业务,将国有林场的先进管理经验与技术推广到更多区域,实现了林业资源的跨区域优化配置,提升了林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在分类分级管理方面,探索生态林(含天保林、公益林)与商品林分类分级经营模式,根据不同林种的特点与功能,制定差异化的经营管理策略,提高了森林资源管理的精准度与科学性。在林业服务方面,充分发挥林业调查设计资质优势,开展设计、监理、地籍调查等各类林业服务,为林企和林农提供了高效、专业的技术支持,推动了全县林业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郭庆 陈玥 周佐东)

(责任编辑:)
------分隔线----------------------------

人民在线新媒体| 人民在线杂志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网站声明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人民在线新媒体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人民在线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4号楼(国务院国资委商业机关办公大楼) 香港湾仔骆克道315-321号骆基中心23楼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36689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502022275